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提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进而加强慢性病防治。据了解,目前河北和山东等多家医院已经设立“减肥门诊”,帮助民众摆脱肥胖困扰。
但是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种疑问,看着不胖,体重也很标准,体检时却被告知内脏脂肪超标!
内脏脂肪,是指聚集在腹腔内脏周围的脂肪组织。相比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如果人体器官内部一旦形成脂坊堆积,就会增加患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进而增加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同时,内脏脂肪不断挤压肠胃,严重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导致便秘。
临床数据显示:
腹腔脂肪面积≥100cm²者,糖尿病风险增加3.2倍;
肝脏脂肪含量每增加10%,空腹血糖升高1.2mmol/L
心脏周围脂肪厚度每增加1mm,心力衰竭风险上升11%
更可怕的是,BMI正常的人群中仍有27%存在内脏脂肪超标,这正是为何“瘦胖子”也会突发心梗或糖尿病。
CT是目前公认的内脏脂肪组织测定的金标准,脐平面单次CT扫描测量内脏脂肪组织面积已经成为最理想的内脏脂肪组织测定方法。
磁共振(MRI)没有射线辐射,采用多回波水脂分离技术,可定量分析肝脏、胰腺等部位的脂肪含量。
超声检查通过腹部B超观察脂肪分布,适合日常体检筛查,但准确性低于CT/MRI。例如,超声联合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敏感性达85%。
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腰围超标,有内脏脂肪超标风险。
腰臀比(WHR):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也是评估中心性肥胖的指标。男性WHR≥0.90,女性WHR≥0.85,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腹部超声或CT检查:这些检查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内脏脂肪的面积或体积,但通常不作为常规自测手段,主要用于医学评估。
*若已出现脂肪肝(CT显示肝脏密度低于脾脏)或血糖异常,请立即启动干预——早发现早逆转是战胜代谢疾病的关键!
所以,屏幕前的各位,如果你身边有肚子已经很大的朋友,赶紧转发给他们看看,从现在开始定期体检、用好医学影像技术,为精准预防和干预筑牢坚实防线。康瑞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