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春盘细生菜”,随着气温逐渐回暖,菜市场里色彩斑斓的春菜开始大量上市。它们带着春日独有的鲜嫩与清新,瞬间成为了餐桌的主角,吸引着人们纷纷尝鲜。不过,在享受这份春日限定美味的同时,有些春菜所暗藏的风险,我们也不容忽视。
瞧,嫩绿的芦笋身姿挺拔,顶端带着微微的紫色,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它口感脆嫩,无论是简单清炒,还是搭配虾仁等食材,都能带来独特的风味。据中国最新版食物成分表数据显示,芦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去年春天,李女士在街边小摊买了一些芦笋,回家简单清洗后就炒着吃了。当晚,她就开始腹痛、腹泻。原来是小摊上的芦笋放置时间过长,已经开始变质,被细菌污染。李女士自行服用了一些止泻药后,症状仍未缓解,最终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治疗下才逐渐恢复。
食物中毒表现:正常情况下芦笋安全无毒,但如果食用了被污染或变质的芦笋,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安全食用方法:先去掉芦笋根部较硬的部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烹饪前可将芦笋放入加了少许盐和油的沸水中焯 1-2 分钟,这样能让芦笋颜色更翠绿,口感更脆嫩,还能去除部分草酸。
应对措施: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多喝温水,促进排泄,帮助身体排出有害物质。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不宜食用人群:芦笋含有较多嘌呤,痛风患者不宜多吃,以免加重体内尿酸水平,诱发痛风发作。此外,芦笋性寒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也要谨慎食用。
香椿紫红色的叶片娇艳欲滴,每百克香椿含 40 毫克维生素 C,远高于许多常见蔬菜。
王大爷自己在院子里种了几棵香椿树,每年春天都盼着吃香椿。有一次,他刚摘下香椿就直接切碎炒鸡蛋,没进行焯水。吃完没多久,王大爷就感觉头晕、恶心,家人发现他嘴唇发紫,赶紧送他去医院。经诊断,王大爷是亚硝酸盐中毒,好在送医及时,经过治疗脱离了危险。
食物中毒表现:若食用了未焯水且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香椿,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
安全食用方法:将香椿洗净后,整把放入沸水中焯烫,时间要足够,确保亚硝酸盐充分溶解到水中。焯烫后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烹饪,如切碎后炒鸡蛋、拌豆腐等。
不宜食用人群:香椿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如皮肤病、哮喘等的人群不宜食用,以免诱发旧疾。此外,阴虚火旺者也应慎食,因为香椿偏温热,可能加重体内的燥热。
莴笋,作为常见的春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然而,莴笋茎叶中含有莴苣素,味苦,且多食易上火,对视力有影响。而且,莴笋还有一些饮食搭配禁忌,比如与奶酪同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与细辛同食,会降低药效;与蜂蜜同食,不利肠胃,易致腹泻。
小赵为了减肥,经常吃凉拌莴笋。有一次,他买的莴笋放置时间久了,有些变质,但他没注意。吃完凉拌莴笋后,小赵腹痛难忍,还不停地呕吐。他赶紧去医院,医生诊断是食用变质莴笋导致的急性肠胃炎,经过输液治疗才好转。
安全食用方法:削去莴笋的外皮,去除表面的硬皮和粗纤维,切成合适的形状后用清水冲洗。可凉拌、清炒或煮汤。烹饪时要注意搭配,避免与相克食物一同食用。
食物中毒表现:正常食用莴笋较少出现食物中毒情况,但如果食用了变质或受污染的莴笋,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若与相克食物同食导致消化不良,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
安全食用方法:削去莴笋的外皮,去除表面的硬皮和粗纤维,切成合适的形状后用清水冲洗。可凉拌、清炒或煮汤。烹饪时要注意搭配,避免与相克食物一同食用。
不宜食用人群:视力不佳尤其是夜盲症患者应谨慎食用。此外,寒性体质者也不宜多吃,因为莴笋性凉,可能加重体内寒气。
荠菜,每百克含 β – 胡萝卜素 2590 微克,维生素 C 含量也颇高,钙含量更是突出。荠菜常被用来包饺子、做春卷,味道鲜美。
在农村生活的刘奶奶喜欢去田边挖荠菜,有一次,刘奶奶挖了荠菜做荠菜饼,一家人吃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原来,那块田地附近有工厂,荠菜受到了重金属污染。家人赶紧将刘奶奶和其他中毒的人送往医院,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才逐渐康复。
食物中毒表现:若食用了受农药污染严重且清洗不彻底的荠菜,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多汗、流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农药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安全食用方法:摘掉荠菜的黄叶和杂质,将荠菜放入清水中浸泡 15-20 分钟,让可能残留的农药等污染物充分溶解到水中,然后用流动的水冲洗几遍。
不宜食用人群:荠菜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促进子宫收缩,孕妇应慎食,以免引发流产等风险。另外,过敏体质者食用荠菜后,如果长时间晒太阳,可能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类人群也要谨慎食用。
春菜为我们带来了春日的独特滋味,但在尝鲜时,多留意这些风险,才能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吃得健康、安心。愿大家都能在这个春天,与春菜来一场安全又美味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