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必看!这份防暑指南全家老小都用得上!
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就像“保温层”,热量很难及时散出去。
出汗少的人:汗腺不发达或吃了控制排汗的药,身体散热功能会“罢工”。
喝水少的人:身体缺水时,排汗散热就像“无源之水”。
熬夜党:长期睡眠不足会让心肺功能变弱,排汗也会受影响。
腹泻人群:拉肚子会带走大量水分,身体容易脱水中暑。
运动达人:剧烈运动时身体产热过快,就像“开足马力的发动机”。
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像刚跑完 800 米喘不过气
口渴、不停出汗,全身没劲像 “散了架”
这时赶紧找凉快地方休息,喝口水就能缓过来
轻度中暑(情况升级,一定重视)
除了上述症状,体温升到 38℃以上
心慌气短、汗流浃背,手脚却冰凉
至少要休息半小时,喝点淡盐水才能恢复
重度中暑(危及生命,立即急救!)
体温飙到 40℃以上,像个 “滚烫的热水袋”
全身抽搐、昏迷不醒,一定马上送医院!
特别提醒: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肌肉突然抽筋)、热衰竭(头晕乏力)、热射病(很危险的中暑,会导致器官衰竭),遇到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 120!
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尽量待在室内
非要出门就选清晨或傍晚,别在太阳底下久站
中途可以去商场、银行等有空调的地方 “躲凉”
2. 把防晒武装到牙齿
遮阳伞、宽檐帽、墨镜缺一不可
出门前 20 分钟涂防晒霜(SPF30+),每 2 小时补涂一次
穿浅色、透气的长袖长裤,比短袖更防晒!
3. 喝水有讲究,这 3 种饮品要多喝
随身带一瓶运动饮料或淡盐水(500ml 水 + 1g 盐)
冰镇绿豆汤、酸梅汤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解暑良药”
每天至少喝 1.5-2 升水,别等口渴了才喝!
4. 包里常备这些 “救命药”
藿香正气水(开车别喝,含酒精)、十滴水
人丹、风油精(抹在太阳穴提神醒脑)
清凉油(头晕时闻一闻,瞬间清醒)
5. 夏天吃饭记住 “3 要 3 不要”
✅要清淡:多吃粥、蔬菜、豆制品
✅要补水:多吃西瓜、黄瓜、冬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
✅要规律:按时吃饭,别空腹出门
❌不要吃油腻:红烧肉、烧烤容易让身体 “上火”
❌不要酗酒:酒精会让身体脱水更快
❌不要吃太多冷饮:伤脾胃还影响散热
6. 这些人要定期做检查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刚生过病或体质弱的人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如建筑工人、外卖员)
马上把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脱掉紧身衣服,让身体 “透透气”
如果有空调,把室温调到 16-20℃,抬高患者下肢 15-30 厘米
2. 快速测体温(判断严重程度)
用电子体温计测腋下或直肠
体温超过 38.5℃,马上进行物理降温!
3. 擦身降温(关键步骤!)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脖子、腋下、大腿根等血管密集的地方
冰袋裹毛巾放在额头、腋下,边擦边扇风
千万不要用冰块直接敷,会冻伤皮肤!
4. 科学补水(别乱喝!)
如果人清醒,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喝)
可以吃人丹、十滴水,但藿香正气水要饭后喝
严重中暑(昏迷、抽搐)不要喂水,立即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