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 权威 · 贴心的医疗健康服务

夏季必看!这份防暑指南全家老小都用得上!

对夏日持续攀升的“烤箱模式”,科学防暑不仅是舒适需求,更是健康刚需!本文将揭示六类高危人群特征、三级中暑预警信号,并提供可立即落地的防暑方案与急救措施。

什么是中暑?
中暑指的是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出现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同时会出现身体里面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的丢失,然后出现临床综合症。

注意防暑
一、这些人夏天容易中暑,快看有没有你!

  高温天气里,有些人比别人更容易被中暑 “盯上”,快来对照看看:

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就像“保温层”,热量很难及时散出去。

出汗少的人:汗腺不发达或吃了控制排汗的药,身体散热功能会“罢工”。

喝水少的人:身体缺水时,排汗散热就像“无源之水”。

熬夜党:长期睡眠不足会让心肺功能变弱,排汗也会受影响。

腹泻人群:拉肚子会带走大量水分,身体容易脱水中暑。

运动达人:剧烈运动时身体产热过快,就像“开足马力的发动机”。

二、中暑不是小事!从头晕到昏迷,分 3 个阶段

  先兆中暑(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头晕恶心、胸闷气短,像刚跑完 800 米喘不过气

口渴、不停出汗,全身没劲像 “散了架”

这时赶紧找凉快地方休息,喝口水就能缓过来

轻度中暑(情况升级,一定重视)

除了上述症状,体温升到 38℃以上

心慌气短、汗流浃背,手脚却冰凉

至少要休息半小时,喝点淡盐水才能恢复

重度中暑(危及生命,立即急救!)

体温飙到 40℃以上,像个 “滚烫的热水袋”

全身抽搐、昏迷不醒,一定马上送医院!

特别提醒: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肌肉突然抽筋)、热衰竭(头晕乏力)、热射病(很危险的中暑,会导致器官衰竭),遇到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 120!

三、夏天防中暑,这 6 个招简单又管用!

1. 避开高温时段出门

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尽量待在室内

非要出门就选清晨或傍晚,别在太阳底下久站

中途可以去商场、银行等有空调的地方 “躲凉”

2. 把防晒武装到牙齿

遮阳伞、宽檐帽、墨镜缺一不可

出门前 20 分钟涂防晒霜(SPF30+),每 2 小时补涂一次

穿浅色、透气的长袖长裤,比短袖更防晒!

3. 喝水有讲究,这 3 种饮品要多喝

随身带一瓶运动饮料或淡盐水(500ml 水 + 1g 盐)

冰镇绿豆汤、酸梅汤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解暑良药”

每天至少喝 1.5-2 升水,别等口渴了才喝!

4. 包里常备这些 “救命药”

藿香正气水(开车别喝,含酒精)、十滴水

人丹、风油精(抹在太阳穴提神醒脑)

清凉油(头晕时闻一闻,瞬间清醒)

5. 夏天吃饭记住 “3 要 3 不要”

✅要清淡:多吃粥、蔬菜、豆制品

✅要补水:多吃西瓜、黄瓜、冬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

✅要规律:按时吃饭,别空腹出门

❌不要吃油腻:红烧肉、烧烤容易让身体 “上火”

❌不要酗酒:酒精会让身体脱水更快

❌不要吃太多冷饮:伤脾胃还影响散热

 6. 这些人要定期做检查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刚生过病或体质弱的人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如建筑工人、外卖员)

四、遇到有人中暑,记住这 4 步急救法!

1. 搬离高温环境(争分夺秒!)

马上把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脱掉紧身衣服,让身体 “透透气”

如果有空调,把室温调到 16-20℃,抬高患者下肢 15-30 厘米

2. 快速测体温(判断严重程度)

用电子体温计测腋下或直肠

体温超过 38.5℃,马上进行物理降温!

3. 擦身降温(关键步骤!)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脖子、腋下、大腿根等血管密集的地方

冰袋裹毛巾放在额头、腋下,边擦边扇风

千万不要用冰块直接敷,会冻伤皮肤!

4. 科学补水(别乱喝!)

如果人清醒,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少量多次喝)

可以吃人丹、十滴水,但藿香正气水要饭后喝

严重中暑(昏迷、抽搐)不要喂水,立即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