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瑞医疗丨警惕!心梗正在向年轻人 “下手”
凌晨两点的游戏激战、赶工键盘声,正悄然改写着身体的节律密码。长期熬夜导致交感神经持续亢奋,血压像过山车般剧烈波动,心脏被迫超负荷运转。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 6 小时的人群,心梗风险较常人高出 30% 。
② 解压误区下的健康陷阱
面对职场内卷与生活压力,不少人选择用香烟麻痹神经、借酒精短暂逃避、靠暴饮暴食填补焦虑。尼古丁如同 “血管砂纸”,持续磨损血管内皮;过量酒精扰乱心脏电传导系统;高热量食物则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些行为无异于在心脏埋下 “定时炸弹”。
③ 久坐不动的 “代谢危机”
工位到床榻的两点一线,让肌肉逐渐失去活力。连续 4 小时久坐会使血液循环速度下降 50%,脂肪代谢效率降低 40%,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风险随之而来。更可怕的是,这种 “不动” 的生活方式会加速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与破裂。
典型信号: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像巨石压胸般持续 5 分钟以上,疼痛可放射至肩颈、手臂甚至牙齿
②隐匿征兆:不明原因的冷汗淋漓、恶心呕吐,或突然发作的下颌痛、肩背痛
③异常表现:静息状态下心率突然超过 100 次 / 分钟,或出现心悸、头晕等心律失常症状
心电图是诊断心梗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它能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
超声心动图(Echo)
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情况,评估心脏是否有扩大、瓣膜病变、心肌肥厚等问题,为心梗的间接诊断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
CTA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走行及狭窄程度,对于识别冠脉斑块、评估心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心肌酶学检查
当心肌受损时,心肌细胞会释放特定的酶类到血液中,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等。这些酶类的检测对于急性心梗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心梗的预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定期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并根据个人情况增加心梗相关专项检查的频率。对于已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加强监测,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